克服發音難題 外文中心講座爆滿

英文系講師戚大為(David Gerich)鼓勵同學善用字典改善發音問題。攝影:王敏儒。
英文系講師戚大為(David Gerich)鼓勵同學善用字典
改善發音問題。攝影:王敏儒。

【校訊記者王敏儒報導】協助同學們解決英文發音困擾,外文中心18日邀請英文系講師戚大為(David Gerich)傳授「實用英語發音技巧」,他提醒同學勤查字典,除了母音發音外,音節與重音也是成功溝通關鍵。

這場講座吸引上百位學生參與,舜文大講堂座無虛席,不少同學還得席地而坐。

擁有15年英文教學經驗的戚大為分析,母音一直是臺灣同學的最大罩門,不少人長短母音不分。其實英文裡只有四個短母音,他教導Ten fish love books口訣,幫助同學牢記「ɛ」、「 ɪ」、「 ʌ」、「 ʊ」等四個短母音。

此外,音節與重音也常讓臺灣學生摸不著頭緒。他現場訓練同學「聽」音節,掌握音節以掌握單字重音的位置。戚大為觀察,不少臺灣同學說英文時都沒有重音,只是將音節一個一個唸出來,但此舉對於英語母語人士而言,會因而形成聽力上的障礙。他建議同學要勤查字典,多留意多音節單字。

除了勤查字典外,戚大為說,其實英文重音有跡可循。例如,雙音節單字的重音通常落在第一個音節。片語中,重音放在介系詞;複合名詞中的重音則放在第一個名詞。

同時,一個單字若可當動詞與名詞,兩個詞性的單字重音會隨改變互相斷換,如record 當動詞時,重音放在第二個音節,但名詞時,重音放在第一個音節。

不光是母音,戚大為認為,許多臺灣學生對於子音的掌握能力也有待加強,例如「Θ」子音常讓學生傷透腦筋。他舉「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?」來說,由於部分學生無法確實發「Θ」子音,聽起來成為「What are you sinking about?」 建議同學們發音時要特別檢視嘴型、聲帶震動與否,並系統紀錄犯錯情形以改善。

戚大為也提醒,要加強英文的流暢度,必須留意句意、掌握句子架構,然後將重音放在實詞上(content words)。「連音」也能增加英文的流暢度,最基本原則就是將子音作結而母音起頭的兩個單字連結起來。熟悉這些原則後,透過錄音設備將自己的聲音錄下來再反覆分析,都有助英文會話進步。

傳播學程一朱威表示,因為期末將至,自己缺乏書院認證章,加上這學期沒有選到英文通識課,因而參加講座,肯定內容實用;金融一廖宏欣則說,自己對於的文缺乏信心,聆聽老師分享後,希望可以改善能力不足問題。